《新闻评论写作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王小杨(红网新媒体集团理论评论中心<观潮的螃蟹工作室>)
今天一上班,就收到了刘海明教授著的《新闻评论写作教程》。刘教授写作这本评论教材,我是知晓的,以前也曾听他提过。如今,这本著作终于摆在我的桌上。
这本著作令人耳目一新,无论是理论上的阐述,还是实践上的总结,都有许多创新的亮点。其中,作者依据自己多年前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感悟,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评论实践,作为绪论之后的一章重点进行了梳理介绍,我认为十分有意义。
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德国现代哲学,在与青年黑格尔派的论战中,完成了一次对以前主流哲学的清算,在此过程中建立了唯物史观,真正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尽管那个时代已经远去,但一些问题仍然留存,如沉渣泛起。
有人可能会说,评论写作或许就是一门表达观点的技术,不用太多的所谓理论思考,只要合理论证,能自圆其说且说些人话就差不多了。这些我自然是认同的,但评论写作到了一定程度,可能会怀疑手中的笔,我们为什么要日复一日地写着这些年年类同的话题。这可能是一些评论人经历了的“价值疑惑”,我也遇到过。如何面对这些或化解这些,每个人的态度与方式不一,当然也不乏一直没能化解却日益“麻木”了的评论作者。
在这里,我想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评论实践,从原著中学习他们的立场、观点、方法,这对化解评论人的“价值疑惑”是非常有益的。马克思他们批判了黑格尔哲学所体现的“绝对精神”,批判费尔巴哈有些机械化的人本主义哲学,回归现实的人,将人放进历史进程中,放进生动的社会实践中,拒绝一切的空谈与幻想,这启示我们的评论写作也应当回归现实的人,回归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本义上来。至少不要陷入“词句对抗词句”的泥潭里而不能自拔,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还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本上也是我们的“同道中人”,以笔为剑,批驳错识观点,揭露一切敌人。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文章,尽管篇幅宏大,却也明白如话、一气呵成,观点直击人心。他们的作品,也是我们今天评论写作值得学习的精品。
在刘海明教授的著作中,有一段引用,在某种程度上却也道出了评论写作的价值旨归。这是马克思对有人干涉媒体监督作用的反问:“难道有人想剥夺人民评论的权利吗?那么,又何必要媒体呢?因为评论不但可以激起人们的是非感、责任感,而且还激起了忧虑和希望、欢乐和悲哀,它使人民热烈地关切国家,使国家同它的人民亲密相连、休戚相关。”
无论批评抑或赞美,都要让我们的思考,回归现实的人,让现实的问题启益我们的思考。当然,这自然也要避免黑格尔式的“绝对精神”,以及鲍威尔的“自我意识”,不必从“权威崇拜”过渡到“崇拜权威”。评论批评或监督的功能非常重要,却也不必是我们心中预设的价值出发点。
尽管从海明教授的这本著作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评论实践仅仅是其中的第二章,然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却是贯穿全书的。海明教授以前在媒体从事评论写作编辑工作,以及如今在高校从事新闻评论教学,都是紧跟时代,立足评论创新发展,理论与实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向奔赴。譬如,他观察国内外新闻评论发展的前沿发展,专门用了一章来写“诗画体评论”,可谓别出心裁。这应是评论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创新,也顺应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可视化传播的趋势,至少是拓展了新闻评论文体探索的空间。相比视频、图片,文字依然是评论观点的最佳载体,“诗画体评论”借用传统诗词的形式,让思想的表达有更深一层的意境,这种探索的价值与空间,值得让我们翘首以待。
这些年来,海明教授从高校的评论小课堂,延伸到了与媒体实践结合的大舞台,形成了与红网红辣椒评论及国内一些兄弟媒体评论平台的密切联动,也深度参与了红网的大学生评论大赛,他的新闻评论教学始终没有离开新闻评论实践的这方领地。这是令人感佩有加的。
翻开书,我赫然看到了刘教授列举了一些要求学生去投稿的媒体平台,也包括了红辣椒评论以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令人感到十分亲切。于我们而言,这本著作不仅仅是一本学习评论写作的好教材,为我们的评论编辑写作及办好评论大赛提供了宝贵的理论知识和难得的实践指南,而且里面对媒体评论实践的一些新趋势新动向进行了推介,对我们媒体人也是一份鼓励与鞭策。
阅读《新闻评论写作教程》的此时此刻,一位评论人执着探求的影子、一位教授立树育人的场景,也浮现于我的脑海。我也借阅读学习《新闻评论写作教程》这本著作的契机,向海明教授这些年来对红网红辣椒评论、对红网“青椒计划”“评论之星”的支持表示谢意。
来源:红网
作者:王小杨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凯发ag旗舰厅手机登录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