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喜庆
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吉林省长春市教育局违规开展创建示范活动、南关区教育局长期借调教师被通报。(8月21日《环球时报》)
近年来,借调问题成为基层绕不开的坎。虽然组织部门年年都有清理编制和清退借调干部的一系列通知、便函,但是每隔一段时间,上级机关又会以各种理由“借走”一大批精兵强将,让文件精神成为了纸上谈,在个别地方甚至泛滥成灾。“借调的比在编的多”,这或许就是有的地方的真实写照。
借调俨然成为多方心照不宣的“善事”,而成为了常态。对上级机关来说,既能通过借调的方式“遴选”到基层单位的业务骨干,只要经过短期的培训就能挑起大梁,又是“自带干粮干活”,有了成绩还不会分去年终绩效这块蛋糕,何乐而不为?对基层单位而言,把自己的精兵强将借调出去,负责人的脸上也特有光,不仅能够融洽与上级机关的关系,在年终考核和获取项目资金上更有优势。而对借调者本人而言,到上级单位“见见世面”,只要工作表现出色,熬过了这段痛苦期还可以为考调和商调加分添彩,又何尝不是锻炼自己的能力,到上级机关工作的一块跳板?
在多方合赢的加持下,违规借调就成为了常态,难以有效遏制。必须看到,违规借调看似各方都会有收获,都皆大欢喜,但是借调人员不在上级机关领取工资和补助,只能还是基层支出。基层单位因借调人员大幅度减少工作完不成,只得变相到下面去捞人或招聘临聘人员补上,这无疑会加重基层的负担;下级机关以关心借调人员之名到上级“走动”,上级以团建、工会之名到下级“活动”,之间的交流日趋熟络,自然也会大幅度增加双方的额外支出。
因此,要根治违规借调这种乱象,必须健全完善借调的规定制度,从上级机关抓起,合理核定人员编制,做到以事设岗、以岗定人、人岗相适,并严格借调的程序,减少借调的随意性,切忌利用手中的权力搞变通、换马甲,比如跟班抽调等,随意向基层单位要人,才是治疗违规借调的良方。地方组织部门要主动作为,在晋升和待遇上多向基层干部倾斜,只有出台符合实际、关心爱护干部的贴心举措,免除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才能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干劲,让他们下得去、留得下、干得好。
来源:红网
作者:胡喜庆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凯发ag旗舰厅手机登录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