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银春
身处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基层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持之以恒为基层减负,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实问题整治。山东、湖北、云南等地采取系列举措,清理基层组织“滥挂牌”,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解决督查检查中的问题。(6月20日《人民日报》)
负担重成为基层工作中的“显著特征”,为此上级下力度为基层减负,减负效果如何要用基层人员感受检验。只有基层人员真实感受负担减轻,基层减负才算是真正有效果。
减少微信群、减少考核、清理滥挂牌等成为当前为基层减负的重要内容。考核的减少,让基层从被考核压得“气都喘不过来”状态中解放出来。清理滥挂牌,连群众前来办事都不再被牌子过多“迷惑”。微信群减少,便于对接不同职能部门工作。一系列的减负举措深受基层欢迎,但这并不意味着基层人员负担得以有效减轻。只有基层人员真正感受到负担减轻,减负效果才算彰显。
要让基层感受减负效果,就要全面了解基层负担情况。不深入基层,不倾听基层一线人员心声,又怎么了解基层负担情况?对基层负担情况不够了解,谈何真正为基层减负?因此要让基层人员说说哪些负担过重,哪些负担该减。“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鞋的人才知道,尤其涉及工作业务领域,基层一线人员是“穿鞋的人”。
并不是只要基层减负了就行,有的方面负担重,不是靠“减”能解决的。随着赋权改革,基层承接更多“下放”事项,其中有些事项赋权基层办理,可能方便群众,提高效率。然而原本在上面办理的事项如今交给基层办理,但“人未随事走”,此时基层事多而人手未增加,无疑加重基层负担。虽然可以审慎赋权基层,但只要有事项下放基层,要为基层减负,就不是靠“减工作量”来解决,需要统筹上下层级人手,让基层感到事情多了,工作负担没有明显加重。
为基层减负重在效果,效果如何要用基层人员感受检验,上级需要围绕基层人员感受及时作出减负工作的顶层设计。
来源:红网
作者:赵银春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凯发ag旗舰厅手机登录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