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杂感随笔丨元朝太医的心血之作-凯发ag旗舰厅手机登录

来源:红网 作者:黄西蒙 编辑:张瑜 2024-03-20 20:40:14
时刻新闻
—分享—

文/黄西蒙

最近读到《饮膳正要》一书,颇为有趣。《饮膳正要》是元朝太医忽思慧的心血之作,忽思慧在元仁宗时期担任宫廷太医,负责为皇室成员调理身体,后来将自己的营养学知识汇总为一本书,便是《饮膳正要》。

本书开篇就写到:“将累朝亲侍进用奇珍异馔,汤膏煎造,及诸家本草,名医方术,并日所必用谷肉果菜,取其性味补益者,集成一书,名曰《饮膳正要》……天历三年三月三日饮膳太医臣忽思慧进上”。

可以看到,忽思慧是很希望让皇帝看到这本书的,其中内容,应该也是他毕生心血,是对行医、饮食经验的总结。但是,其中内容,却多有与今人常识背离之处。

《饮膳正要》分为三卷,第一卷谈饮食禁忌,第二卷讲食物相生相克,第三卷则是对各种食材的介绍,包括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品,菜品,料物性味,这也是最有意思的地方。由此可以看到元朝太医的食谱和元朝人偏爱的食材。

在兽品中,忽思慧详细介绍了多种动物的肉质和味道。蒙古人对于羊肉的特别偏爱,集中体现在这里:

羊肉:味甘,大热,无毒。主暖中,头风,大风,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

羊头:凉,治骨蒸,脑热,头眩,瘦病。

羊肝:性冷,疗肝气虚热,目赤暗。

羊血:主治女人中风、血虚,产后血晕,闷欲绝者,生饮一升。

羊髓:味甘,温。主治男女伤中,阴气不足,利血脉,益经气。

羊脑:不可多食。

除了常见的羊肉、牛肉,还有一些罕见的食材,也出现在书中,比如大象肉:

“味淡。不堪食,多食令人体重。胸前小横骨,令人能浮水。身有百兽肉,皆有分段,惟鼻是本肉。”

还有土拨鼠肉:

“味甘,无毒。主野鸡疮,煮食之宜人。生山后草泽中。北人掘取以食,虽肥,煮则无油,汤无味。多食难克化,微动气。 皮作番皮,不湿透,甚暖。 头骨去下颏肉,令齿全,治小儿无睡,悬之头边,即令得睡。”

甚至连猴子的肉都有:

“味酸,无毒。主治诸风,劳疾。酿酒尤佳。”

反倒是对于今天常见的海鲜、河鲜,蒙古人似乎不太感兴趣,在《饮膳正要》里很少提到。

比如人们经常吃到的虾,在忽思慧看来,竟然是有毒的:

“味甘,有毒。多食损人。无须者,不可食。”

对于螃蟹也是很奇怪的评价:

“味咸,有毒。主胸中邪热结痛,通胃气,调经脉。”

或许是因为当时缺乏靠谱的冷冻技术,深居内陆的人很难吃到新鲜的海货,才会觉得鱼虾蟹之类的食材味道不佳。

连河里的鲤鱼,忽思慧都觉得是有毒的:

“味甘,寒,有毒。主咳逆上气,黄胆,止渴,安胎。”

对于不少人津津乐道的、很适合清蒸的鲈鱼,忽思慧还算是给出了比较公允的评价:

“平。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治水气,食之宜人。”

看来,蒙元时期的宫廷太医对于各种食材的理解,与今人也有较大差异。在阅读这类古代饮食类著作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为正道。

来源:红网

作者:黄西蒙

编辑:张瑜

本文为凯发ag旗舰厅手机登录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7/64/13654984.html

阅读下一篇

凯发ag旗舰厅手机登录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