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珺 滕卓 肖雨欣(西南财经大学)指导老师:孙宁丰
近日,山东聊城一位名为“林姐肉夹馍”的视频博主发布的一系列“给住院婆婆吃泡面”的视频在网络上疯狂发酵,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然而,剧情很快发生了反转,该博主发视频承认画面系摆拍,其视频账号也在不久后被封禁。不少网友留言道,万万没想到是这样的反转,到底什么才是真的?
的确,网络上短视频真假掺杂,近年来接连不断地有热门短视频被曝造假摆拍,引发社会舆论的持续关注。当然,这种为流量而编造和摆拍的行为最终会受到网友的指责和批评。同时,在短视频博主摆拍被刑拘的相关新闻下,也有不少网友担忧这种多次出现的“制造矛盾”式的摆拍视频会消耗大众对于社会相关热点新闻的信任。
从摆拍到引发社会公众的热议,再到事件的反转,为什么这样的短视频模式能够屡次吸引大众的眼球?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此类模式下的短视频能够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的选题是社会上可能发生的事。同时,此类摆拍视频普遍聚焦于生活的痛点或时事热点,展现出强烈的冲突感,很容易就能引起社会大众的同情或是愤怒,进而引发社会的讨论。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反转的摆拍视频之所以屡屡出现,离不开流量的驱使。在这个短视频盛行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矛盾往往能更好地吸引大众的眼球,创作者会根据热点矛盾来捏造事实,在失真的同时也对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影响。
所以,短视频到底能不能进行摆拍成为了一个大众广泛讨论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中心研究员曾持说,目前法律法规对摆拍行为尚未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多与制造谣言、煽动对立、扰乱社会秩序等有关。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散布谣言,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信息;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应当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制作、复制、发布“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的信息。
此外,中央网信办发布的《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也明确要求,“自媒体”发布含有虚构情节、剧情演绎的内容,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鼓励网站平台对存在争议的信息标记争议标签,并对相关信息限流。
对于网络上的视频,我们大众应该时刻保持清醒,客观地看待相关的矛盾和社会问题。相信在相关部门以及民众的共同维护下,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制作能够更加优质高质。
来源:红网
作者:刘若珺 滕卓 肖雨欣
编辑:刘昱
本文为凯发ag旗舰厅手机登录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