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豪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下称《规定》),明确划定了15条不适宜担任现职的红线,均剑指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表现,意在以《规定》之标尺,破除干部队伍中的“躺平”乱象,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提振新时代干部队伍精气神。
“能上能下”是相互对应的。“上”是为干事担当者鼓劲撑腰,“下”是为给“躺平摆烂”者敲钟提醒,“能上能下”既能体现干部干事创业的“成绩”,更是衡量干部胜任与否的试金石。
思想破冰“不想躺”,把激情点燃。“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惟担当。”当前,正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化改革任务重、矛盾风险挑战多,无论是战疫情、抗风险,还是稳经济、惠民生,每一项成就都来之不易,这正是一批批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干出来的。无论是忙碌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还是让400多座山头、3万多亩沙滩披上绿装的谷文昌,抑或是将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第一书记黄文秀……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而言,既要有“下”的危机意识,更要有“上”的责任担当。要以“义之所在、舍我其谁”的担当跳出“躺平”怪圈,打翻舒适“温床”,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以钉钉子的精神,把棘手的事办妥、把难办的事办好,用我们的“辛苦”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更好地托举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正向激励“不愿躺”,把机制用活。我们党历来注重对干部的正向激励,重视选用能力出众、实绩明显、作风优良的干部,从而实现“有为者有位”的目标。长期以来,干部中存在“上荣下辱”“下必有错”观念,社会上也对干部“上”“下”问题存在理解偏差,使得干部只愿“上”不愿“下”。因此,引导干部转变观念就更应成为解决“能上不能下”问题的先导。要敢于对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干部说不,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有位必须为、无为须让位”用人导向。不断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教育,依托中心组理论学习、干部专题教育培训等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无功便是过”的为政观念,突破“不到年龄不能下,不犯错误下不了”的传统思维,让一部分不作为、不称职的干部“下”,从而让一大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干部“上”,真正体现对干部队伍的激励作用。
精准考核“不敢躺”,把“画像”画准。落实好《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是织密制度之网、划清红线底线的必然之举,是从制度上打通干部能上能下的血脉循环。15条内容严实相济,突出了鲜明的政治属性、科学的价值导向和准确的各类情形,直击痛点、直达病灶,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和自我突破。我们既不搞落实上的“一阵风”、也不搞执行上的“一窝蜂”,要坚持统筹兼顾、上下协调、干群互动、整体推进,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要根据《规定》要求,建立起更加科学精准、可操作的干部考核体系,既看显功,又看潜功;既结合部门、地区对干部综合表现横向比较,又对干部历年考核表现情况进行纵向分析;既抓好年度考核,又把功夫用在平时。注重用好提醒、谈话、函询、批评教育、诫勉等方式,将考核的触角深入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确保干部“画像”全面真实准确,让干部上得明明白白、下得心服口服。
来源:红网
作者:张祖豪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凯发ag旗舰厅手机登录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