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瑞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近来,各大购物平台上新了“空牛奶盒”“空笔芯”等奇怪货品,销路甚好。《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空笔芯行动由来已久,是老师监督学生刻苦读书的手段,不交证明学习不努力。而不少学校出于环保教育目的,每月收集空牛奶盒,导致家长不得不网购完成班级任务。幼儿园、小学收牛奶盒,初中、高中收空笔芯,这场覆盖教育全周期的形式主义空洞无比。
(8月10日《北京青年报》)
“空牛奶盒”“空笔芯”成为商品流行起来,这背后的问题值得深思。环保行为的点滴坚持被粗浅理解为上交空盒子,笔尖下的勤学苦练成为了新的约束,这些要求甚至还催生了不同程度的造假——学生难以交差,家长网购以假乱真,老师无奈必须执行,学校又生怕在某项评比中落后。
收集空牛奶盒没错,收集空笔芯没错,错的是让压力层层传导的形式主义。空牛奶盒常常被人们随意丢弃,它难以降解,焚烧后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通过回收、整理、上交,亲子在互动之间就能传递环保理念。而一些高分学子晒空笔芯颇具仪式感,也能化作榜样激励不少人。但一件好事变了味,不得不使人感叹教育的形式主义。
教育减负,最要紧的是减去形式主义的负担。在幼儿园和小学,有些家长每天“担惊受怕”,怕布置的手工作业,愁上台表演节目,忙着养蚕宝宝、学安全知识……收集空奶盒都成了最简单的kpi。在初高中,各项标准让老师疲于应对,层层累加的压力最终传导给疲惫不堪的学生。当这些“空”物品的收集造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和攀比之风,素质教育早已被抛之脑后,“空空如也”。
其实,素质教育的评判标准很明确——教育的过程是否真正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环保教育的手段不只有收集空牛奶盒,废纸、塑料瓶、塑料袋这些都可以作为减少废弃物的“教具”。不能因为牛奶盒便利可得、收集简单、成果显著,就让所有学生都蜂拥而上做雷同的环保行动。同理,一支笔芯、一堆作业、一座“书山”不意味着学生培养质量、学习能力的高低。
中国素质教育任重道远,无论是强调学习的自主性、自发性,还是开展融于生活的环保教育、自然教育,目前都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也值得鼓励与支持。但教育更是一项灵魂的工程,弄虚作假的层层摊派与装模作样的形式主义,最终难免让素质教育“竹篮打水一场空”。
来源:红网
作者:时瑞泽
编辑:颜新武
本文为凯发ag旗舰厅手机登录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