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指鼠为鸭”殷鉴不远,“鸭子眼球膜”需要立得住的真相-凯发ag旗舰厅手机登录

来源:红网 作者:马浩然 编辑:钟星月 2023-07-18 18:08:48
时刻新闻
—分享—

88148d014c4c483f82228f5274bb2ca2.jpg

□马浩然(中国传媒大学)

“指鼠为鸭”引起的喧嚣刚刚过去不久,“鸭子眼球膜”又引爆了网络。

7月17日,有学生向记者反映,他在广州一所职校培训期间,有同学在食堂饭菜中吃出胶制异物,怀疑是避孕套。17日晚,校方工作人员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经初步调查,该异物系鸭子的眼球膜,校方已将相关样品保留,并向家长和学生解释说明此事。(7月18日 上观新闻)

该学校的筹办公司回应称,已问责全体厨房员工并进行扣钱处罚,对于涉事厨师予以开除,公安机关已对此立案处理。广州市场监管部门也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对于这一事件的情况通报,表示已责令食堂关闭,并将样品封存移交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

在此次事件中,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反应的确够迅速。学生吃到的异物究竟是什么,网络上众说纷纭,而监管部门的第一时间介入,则让人们对最终的调查结果有了新的期待。

学生在爆料视频中展示的图片,看起来确实与动物眼球膜的外形类似,但也有部分角度的图片难以辨认。有人指出此物确似橡胶制品,也有人指出禽类的眼球在炖煮后,眼球膜的外形确实与网传图片相似。

学校明明已给出解释,为何却依然令人难以信服?恐怕有两点是最受人们关注的。一是学校的调查程序似乎“走得太快了”。校方的回应中,只是以文字形式将异物“认定为‘鸭子眼球膜’”,并未出具任何第三方机构的调查报告。从吃出异物到给出回应,还不到一天的时间,学校到底是如何调查的、程序又是怎样的?这样单方面迅速得出的调查结论,在大众关注下难免略显单薄。

二是对于学校处理结果的争议。若异物确为“鸭子眼球膜”,如出现在鸭肉菜品中,便不足为奇。倘若学生点的菜品与鸭子无关,便可能是打菜过程中的失误导致其混入饮食,本质上而言,这并不是一个食品安全问题。如此,学校开除厨师的处理方式则有些“用力过猛”。

学校的食品安全,无论怎样重视都不为过。当高校、食堂、异物、鸭子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很难让人不把此次事件再次与刚刚过去不久的“指鼠为鸭”联系到一起。彼时,相关高校连同当地监管部门“一口咬定”学生吃出的异物就是“鸭脖”,此事也是经过漫长的舆论发酵后,才由江西省多部门的联合调查组给出明确定论。相关各方受到了应有处罚,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平息,但相关部门此前不可置否的“异物为鸭脖”论断也使监管机构的公信力“颜面扫地”。

因此,对于本次事件的处理也应吸取“指鼠为鸭”的经验教训。如果该异物并非“鸭子眼球膜”,那么对于校方而言,需要为自己急于找理由辩解的行为负责,也需要为“谎言式辟谣”付出代价。如果真的如网传消息所指出,异物是成人用品,那么对于食堂来说,就决不应该是停业整改这么简单。

目前,权威机构尚未给出最终定论,但如果结论真如学校所言,异物确为“鸭子眼球膜”,媒体与相关机构也应及时“还清白于学校”。而校方也需在此次事件中积累经验,在处理相关事件时要给出有效旁证,避免陷入自说自话的窘况。

几次事件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食堂中吃出的异物究竟是什么,不能只让学校告诉公众答案。有关职能部门及时介入调查的行为值得点赞,但人们所期待的,不光是对于此事的快速反应,更期待一份在真实、客观、严谨的原则下,具有信服力的调查结论。

总之,人们需要一份“立得住、驳不倒”的可信结论。因为大家对于高校食品安全的信任,再也经不起更多的来回“反转”了。

来源:红网

作者:马浩然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凯发ag旗舰厅手机登录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1/52/12876020.html

阅读下一篇

凯发ag旗舰厅手机登录
网站地图